多相泵,什么是多相泵,雙螺桿多相泵
海上油氣田的開發催生了這一門頗有難度的新技術。多相混輸技術的核心是多相流混輸泵。十多種不同類型的多相泵,經過競爭淘汰,如今主流泵型只剩下兩種:回轉動力式的螺旋軸流多相泵和容積式的雙螺桿多相泵。這兩種多相泵雖然形式與基本原理截然不同,但各有優勢和利弊。
海上(近海、深海)油田的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催生了油氣多相混輸技術的誕生和發展。這是由于油氣分開各自單獨鋪設管線,投資耗費過于巨大。采用多相混輸技術后,油氣輸送可以共用一條管線,從而大幅減少管線和設備的建設投資費用,還可以減少投運后的管線運行和監控費用。由于涉及遠距離輸送,所以這項多相混輸技術的開發經濟意義重大。
多相泵是輸送油氣多相流的關鍵設備,F在可以成功地投人工業生產的主流泵型只剩下兩種:一種是屬于同轉動力式泵的螺旋軸流式多相泵,另一種是屬于容積式泵的雙螺桿多相泵。這兩種基本類型截然不同的多相泵,各有優勢和弊端,應用時需要審時度勢具體分析。
螺旋軸流多相泵的排出流量,比雙螺桿多相泵大得多,結構緊湊;能夠在高含沙量下運行,對所含固體沙粒不敏感,多相流中含固體沙粒量(即含沙率)可以超過5%;含氣率范圍可達10%~90%,不及雙螺桿多相泵大(可達97%);介質的黏度范圍不如雙螺桿多相泵寬,介質黏度太大會使泵效率急劇下降,甚至無法運轉。目前世界上排量大的螺旋軸流多相泵流量可達3300m’/h,單機功率高達6000kW。
雙螺桿多相泵因雙螺桿泵的固有特點,使其具有一些無可比擬的獨特優勢:
①具有強制輸出氣液的特性,無論含氣率如何變化,都可以強制排出,介質含氣率可達97%;②能夠輸送黏度很大的油氣混合流,介質的動力黏度范圍可以從2~2000cP;③由于主、從螺桿不是依靠互相嚙合來驅動,而是各自依靠外置的同步齒輪來驅動,主、從螺桿之間,螺桿與定子之間互不接觸,所以能夠耐“干轉”,即短時間輸送100%一的氣體;④雙螺桿多相泵具有較高的容積效率。
雙螺桿多相泵的缺點是:①介質含沙率不如螺旋軸流多相泵大,不能超過5%;②目前見到的雙螺桿多相泵的大流量,遠不如螺旋軸流多相泵大,據美國富斯公司實測到的雙螺桿多相泵的大流量只有600m3/h(90000桶/日)。
2008年,由英國殼牌石油公司、法國道達爾公司、英國石油公司(BP)、巴西石油公司聯合研制的一臺螺旋軸流多相泵樣機試驗中,達到15000kPa
(150bar),相當于清水1500m水柱。在進口含氣率為50%時,這個揚程值是一個突破,表示該泵如采用2臺在海下泵站中通過串聯后就可以在海下2000~3000m水深處采油。這是現在見到全世界螺旋軸流多相泵達到的大揚程(壓差)。
德國鮑諾曼(Bornemann)泵公司一臺新設計的雙螺桿多相泵,試驗得到的揚程(壓差)達172001cPa(172bar)。這是雙螺桿多相泵研發中一個前所未有的重要里程碑,表示雙螺桿多相泵現在能夠達到的采油海下深度已經超過螺旋軸流多相泵。
裝在海下多相泵站內的一臺多相泵機組(包括泵本身、海下高壓電動機、高壓電氣操控系統等)的重量約達20t,可見這種海下技術難度很大。在海下這種“雙用途泵站”內,多相泵既可以串聯(抽3000m海深),也可以并聯。如果多相泵(指螺旋軸流多相泵)的排量很大,則一臺泵可以通過并聯,為幾個油井服務。現在見到的多可達一臺多相泵,供四個油井抽送油氣混合流。
可以替代螺桿泵的產品可以選用氣動隔膜泵
該篇什么是多相泵及雙螺桿多相泵的文章由專業的螺桿泵網站創作
|